序言:
编入本书中的书信,10年来,我读了又读,不知读了多少遍!我很难想象,今天的男女读者阅读这些书信时会无动于衷。
书信的作者是被枪杀的或者是被悬首示众的烈士。他们在就义前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写成了这些遗书。在这样的时刻,谁能去斟酌字句,或者寻求语言的音乐感呢?写信人心里明白,他们从此再也不可能写信了。他们用一种简单的诀别方式,诉说他们认为一生中主要的东西以及牺牲的意义。因此,深刻的真实性跃然纸上。汇集在本书中的遗书,是一部伟大崇高的英雄主义文献。
我之所以说文献,是因为我们在这里颂扬的是成千上万的烈士们的崇高思想。我们必须对现存的书信做~ -番筛选,而这一工作总不免带有主观的成份。再说,我们搜集到的珍贵资料十分有限,不少壮烈的书信肯定被刽子手们烧掉、扔掉,或者被风刮走了。尤其是为数众多的、被遣送到远方去的平民百姓,他们在惨死前不可能给他们的亲人、同志和后代留下哪怕是片言只字。当然,更不用说无数在战场.上倒下去的、在狱中被折磨至死的、或者在阴森的死亡营中再也没有返回的革命先烈了.....
在死亡的门槛前,撰写本书的男女烈士都是共产党员。我们很想挑选一些属于其它思想流派的英雄们的书信,一并编人本书,但我们没有搜集到。再说,确认共产党员是被枪杀者中人数最多这一事实并不带有偏见的色彩。二次世界大战——民族的解放意味着粉碎法西斯主义的特点,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社会各个阶级的态度。天主教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①曾经指出:“唯有广大的工人阶级忠于被蹂躏的祖国。”因此,工入阶级的政党处于斗争的最前线,并且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这决非偶然。
然而,共产党员并不因此而垄断抵抗运动的权利和牺牲精神。法兰西各种观点、各个社会阶层的男女公民为自己选择了战斗的道路,他们当中很多人为此献出了生命。我们以同样崇敬的心情纪念他们。
当然,各位读者会自已去阅读本书中感人肺腑的篇章,序言作者不必提醒读者应该怎样评价《烈士遺书》。我只不过是想和读者谈谈我个人的感受。首先,这些英雄的死者之间的差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是由共同的理想和希望紧紧地团结在-起的、同一个党的战士。但是,和法国本身多样性-样,他们也不尽相同。他们当中有工人、职员、教师、杰出的知识分子、工会积极分子,或者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有风华正茂的青年,有高风亮节的妇女,也有出生于我们祖国之外、却选择了为我们祖国战斗与牺性的移民。在慷慨就义的时刻,他们屏弃了一切陈腐的现代俗套,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富有特色的思想来表达自己。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与其他人不尽相同。共产党的男女党员都是同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吗?荒谬绝顶的偏见!
既然从此人们无法否认——其原因是不言而喻的一一共产党英雄们惊人的人数,那么当时希特勒刽子手们及其同伙贝当②之流无耻丑化英雄的行径就更加荒谬了。他们把共产党英雄中“最坏”的描绘成嗜血成性的罪犯,“最好”的如果不是向往殉难的狂热者,也只不过是些厌世的苦行僧。
这些遗书使烈士们在我眼前栩栩如生。和别的人--样,他们也是人,而且常常更富于人性。他们热爱各种各样的欢乐和幸福的生活。
我曾是他们中一些人的挚友,他们永远活在我心灵的深处。时常发出富有感染力的欢声笑语的皮埃尔·赛马尔,潇酒、幽默的嘉布里埃尔·贝利,以及年轻乐观的居伊.莫盖——牺牲前一年还在审判共产党议员的法庭上支持他父亲!这一切我怎能忘掉呢?
《遗书》表达了烈士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属于人之常情的种种牵挂。他们牵挂的当然不是自己,而是他们的家人:他们希望在其身后获得幸福的爱妻、将继承他们遗志的子女以及为他们伤心落泪的年迈的父母……
在众多的榜样中,五金工会领导人莫里撕·拉卡塞特的这几行字不是特别感人肺腑吗?“永别了,亲爱的..永别了,我们曾经相爱过的所有小小的角落。我没有勇气把你让给另一个男人,但是你一旦有了孩子,我亲爱的,假如你愿意的话,那就取我的姓吧。是的,当然哕,你知道,联系你我的纽带不是苛求。我是说如果你愿意,而且不伤害别人的话。永别了,我的爱妻....”
是的,我们的同志和其他人.样,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渴望爱情和幸福,也有自己的苦恼,也有优点和缺点。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又是特殊的人,在死亡与为了活命而抛弃义务之间,他们没有动摇。他们有着共产党员、爱国志士和革命者的高度贵任感。他们明明知道,在革命发生转折的关头,逮捕、迫害和死亡在时刻等待着他们,但是他们却以坚强的意志毅然离开家庭和亲人,投身到政治的或军事的秘密行动中,去重建被取缔的党组织,去编辑、出版报纸并散发“非法”的传单,去组织战斗小组,摧毁铁路和桥梁,在敌我武器数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去打击敌人的部队。朱利安·阿比奥这样写道;“死要比背叛好过得多。”
他们宁死不低头,因为在他们看来,死是斗争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事,他们的死会唤起新的战士去参加战斗。从这种意义上讲,是死得其所。“为 了人类美好的明天,我战斗了一辈子....我的血决不会白流。”(让·皮埃尔·蒂博语)“当然,我也想活,但我衷心希望我的死不是--种无谓的牺牲。”(居伊·莫盖语)“但愿我的同志们时常想起的不是我个人,而是我对我们伟大的党的忠诚;但愿在困难的日子里,这种忠诚能鼓舞他们坚持下去。”(弗朗西纳·弗洛蒙语)
所有的烈士,无论他们是在胜利的凯歌声中,还是在前景渺茫、--切似乎都已失败的时候牺牲的,他们对胜利都有一个共同的坚定信念:“ 我的一生是为被压迫人民和劳苦大众战斗的一生---为了阿尔萨斯而战斗!为了法兰西而战斗!”(乔治·渥德里语)“胜利是肯定无疑的了,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已处于最终灭亡的前夜。”(约瑟夫·德洛贝尔语)“我将为创造光辉的未来而死去。”(嘉布里埃尔·贝利语)至于我党的总书记、铁路工人久经考验的领导人皮埃尔·赛马尔,他的永别赠言具有指示的意义:“请转告我们的铁路员工同志们,他们千万不要做出任何有助于纳粹的行动。铁路工人会理解我,会听我的话,他们一-定会行动起来!对此我深信无疑。”
多么清醒的头脑!我们的英雄没有把希特勒专政和德国人民混为一谈。他们认为希特勒专政已苟延残喘,而德国人民的历史将继续下去。米萨克·马努强这样写道:“在临 死的时候,我要声明:我并不憎恨德国人民。”而皮埃尔.蒂博在就义前,面对举枪瞄谁他的士兵们发出了最后的口号声:“德国共产党万岁!”
总之,我们弟兄们的鲜血的确没有白流。他们的牺牲远没有产生纳粹分子和叛徒们所希望的那种恐怖效果;相反,它提高了英雄们的士气,壮大了法国国内抵杭力量的队伍,激起了人民对他们斗争的与日俱增的支持,使我们的党员有效地开展了工作;在坚持不懈的、热诚的努力中,党的威信骤增;在抵抗运动全国委员会的旗帜下,实现了各派爱国组织的联合。这样,在希特勒德国投降的时候,法国在胜利者的圆桌上才有了她自己应有的位子。
我不愿从烈士到达的顶蜂上走下来,指出他们慷慨的鲜血必将荡涤一如果需要这样的话一那可恶而又顽固的诬蔑之词。根据这种胡言乱语,共产党人的抵抗运动只是在希特勒进攻苏联之后才开始的,也就是说,纯粹出于民族以外的动机!我只想举在夏多布里昂遇害的烈士们为例。他们是在1940年被捕的。他们的党组织当时是第-一个参加战斗的,而且是唯一-的一一个。他们当中有一位名叫夏尔·米歇尔,是共产党员,抵抗运动的地下领导人。1940年1月众议院投票表决,使他名誉扫地。而就是这个众议院,后来竟然跪倒在卖国贼贝当的脚下。他在给妻子的诀别信中作了讽刺性的评论:“ 亲爱的,你看,生活是多么奇怪!从前有人诬告我是德国人的‘同谋’,说我堕落了,而今我却死于德国土兵的屠刀下。
以上我只列举了几封遗书中的某些片断。自然,读者应当去读全文,要一行不课,而且应当读上好几遍。根据自己不同的感觉,每一-位读者都会被这封信或那封信强烈地震撼。当然我相信,从整体来讲,本书将会给男女读者留下一种平时少有的激动,以及崇高而又极其美好的印象。
《烈士遺书》出版得正是时候,因为几十年过去了,我国民族史上最光辉的史诗一抵抗运动一常常被人为的阴影所笼罩,或者被赤裸裸地歪曲了。某些街道和学校是以我们某些英雄的名字命名了,但是,在这些街道居住的男女公民或者在这些学校里读书的男女学生有时竟然不知道这些英雄是谁,不知道英雄们是如何斗争的,又是如何牺牲的。简直无法置信!
然而,任何人都不会因此而责怪他们,因为这是历史被肆意歪曲造成的后果。
为了法兰西的利益,本书采取了尊重事实的原则。我希望它有助于教育新的-一代,有助于他们接受义务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荣誉铁路”议员艾蒂安·法戎
注:①弗朗索亚·莫里亚科(1885-1970),法国作家,受17世纪天主教思想家帕斯卡尔影响较深。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站在法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一边,参加了抵抗运动。195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②贝当(1856-1951),法国民族叛徒,1940年6月任总理,对德国法西斯采取投降政策,组织卖国维希政府。1945年8月以通敌罪被判处死刑,后为无期徒刑。
下载链接:《他们热爱生活——法共烈士遗书》(1941年-1944年)
提取码:9hhc |
|